試聽日期:2015/12/13
訊源:Apple iPod Touch 5
耳擴:RSA The Tomahawk
音樂偏好:搖滾、重金屬、人聲
試聽歌曲(Apple Lossless):
宋冬野-安和橋、Slipknot - Eyeless、Sam Smith - Writing's On The Wall、Avenged Sevenfold – Nightmare、Guns N’ Roses – Move to the City (LIVE)
由於通勤需要,所以從大學開始接觸耳道式耳機,才發現耳機的品牌不只有鐵三角而已
從第一支耳機Grado igi到Westone 4現在是Shure se535,每隻耳機都有自己的個性與適合的走向。
而今年開始發現了一個非常用心經營的耳機店My Ear,剛好也在台中並且設有咖啡店
不只環境好,店員也非常親切,非常適合點一杯咖啡在那邊享受音樂。
因為有時會有接到戲劇表演,樂手需要專業的舞台型耳機,上個月的表演是使用我自己的se535
不過整場音樂會下來帶著耳機耳朵還是會感到不適,所以就起了購買客製耳機的打算。
非常感謝My Ear舉辦這次試聽活動,可以多認識一個新加坡的耳機品牌-AAW
接下來進入正題!
Meister Line - W300 (一圈二鐵)
聲底偏暖,但卻不失細節,應該是因為在兩動鐵上加入一個動圈單體的原因,在動鐵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低頻的彈性
第一首試聽的曲子是大陸歌手宋冬野的安和橋,前奏進來的鼓就非常驚豔,量不多卻很有質感與彈性
但再仔細聽可以發現木吉他在換把位的細節,人聲比較突出,但不會到Shure se535這麼貼耳
音場方面,大約介於se535跟Westone 4R之間,可以非常放鬆的欣賞音樂。
第二首是聽的是重金屬Slipknot - Eyeless,因為有了動圈單體的關係,一開始的鼓聲就非常有力道及彈性,主唱與電吉他進來之後不會混濁
樂器與人聲的分離度非常足夠,聽過了許多動鐵耳機在低音方面都無法達到動圈的彈性與質感
但相對來說動圈耳機在聽重金屬的時候就會犧牲掉一些細節,最怕所有樂器糊再一起
而W300成功將兩者結合在一起,對我來說這是一隻非常適合聽金屬的耳機
缺點方面還是在低頻與高頻的銜接上,雖然有一定水準但是還是可以感受到有一些小斷層
聲底偏解析,細節非常足夠,三頻延伸好,平均卻具有一定的質感與能量。
Meister Line - W350 (三動鐵)
第一首還是以宋冬野的曲子為出發,人聲就不像W300這麼突出,高中低頻銜接非常平順,低頻方面不像W300這麼有量感與彈性,但是質感還是足夠。
由於三頻都非常平均,所以第二首曲子就下意識點開了最新一集007的主題曲Sam Smith - Writing's On The Wall,一進前奏的弦樂及空間感就讓我知道我選對曲子!
定位明確、分離度好、音的質感也非常足夠,尤其到後面銅管的間奏,氣勢與能量感十足,比較起來W4R雖然音場很寬,但就缺少了W350的氣勢。
旗艦款 W500 (一圈四鐵)
一開聲就非常驚豔,與W300一樣低頻非常有彈性,但音場加深了許多,在用心聽之後也發現了平常聽音樂不會發現的細節
由於是四個動鐵單體的關係,高低頻的延伸性及銜接都非常自然,不會有中頻凹陷的狀況
因為平常主要聽的音樂類型是搖滾或是重金屬為主,所以對我來說電吉他的聲音就顯得非常重要
而現役的se535就是因為我非常滿意他的「音染」,雖然犧牲掉了一些定位及空間感;W500最讓我驚豔的可說就是電吉他的音色了
第一首試聽的曲目是Avenged Sevenfold – Nightmare,一開始雙吉他的對位及泛音,到第一主題的電吉他悶音技巧的彈性
但人聲部分卻非常清楚不會被樂器搶走,瞬間有帶走W500的慾望
第二首試聽的則是Guns N’ Roses – Move to the City,槍與玫瑰的招牌吉他手Slash有自己獨特的音色,但在某些耳機表現起來會不自然
但在W500卻非常真實的反應出吉他的音色,最重要的是電吉他發音與餘音的細節都非常清楚。
總結
做工:做工非常的優質,單體排列很有秩序,透明的塑料也完全沒有氣泡,而商標則是金屬鑲在面板之上,辨識度非常高,也非常有質感。
前端:好的耳機都一定需要耳擴來將訊源發揮到極致,但AAW的耳機直上前端的表現就已經不俗,加上耳擴則會讓音樂更有能量感與細節。
此次試聽的三隻耳機分別有不同的個性:W300在重金屬與搖滾樂的表現非常出色
W350三動鐵的前提之下,適合古典樂或是大編制的音樂種類,可以將細節真實的表現出來
而最後旗艦W500則是綜合了動鐵及動圈的優點,並將其融合,在各種音樂類型都會有不錯的表現。
以上是我對AAW耳機的聽感,如在聽感方面有主觀的部分歡迎各位不吝指教
畢竟就算是同一首音樂在不同人的心中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,這就是藝術珍貴的地方
雖然耳機只是欣賞音樂的媒介,但是好的媒介更可以讓我們更接近音樂創作者的初衷。
最後還是要感謝My Ear舉辦這次活動,提供了非常優質的音樂場所!
網站連結: